从中国的《纪鸮鸣》到西方神话里的 strix,猫头鹰在以前名声似乎都不太好?和蝙蝠恰好反过来。

偶然发现维基上居然有 蔬菜題材作品 这个页面

Re: 社交网络的谢幕登场循环(下)——走向以人为本的去中心化

在前几天的评论里看到预告就开始期待这篇文章了!

说来有趣,一开始激发我类似想法的正是 Instragram:我删除了一个旧 Gmail 邮箱后忘记更改 Instagram 的邮件地址。结果由于登录验证,我再也无法登录我的帐号,这直接导致了我开始摒弃中心化社交网络和各类服务。说到圈子,我很喜欢这篇 xkcd:我也觉得 Mastodon 这类平台只是去中心化的过渡阶段,要真正达到分布式的网络,每个人都应该能方便地拥有自己的站点。

除去状态的浏览权限外,IndieWeb 运动所提倡的不少标准都和与你所说的理想中社交网络相仿,可惜目前并没有像 Mastodon 这种方便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在 IndieWeb 构想下,评论、转发、点赞等等内容都储存在用户的个人站点上,并使用 Webmention(一个用于通知站点其内容被引用了的协议)来通知作为互动对象的网站。收到 Webmention 的网站可以完全自由地决定如何处理或显示这些互动。和 ActivityPub 协议比起来,IndieWeb 对静态网页更友好,实现的难度也要低一些。我最近试着采纳了 IndieWeb 中的一部分标准,不过在代替现有的邮件评论上我有点犹豫(说好的不再折腾评论系统呢?):一方面拥有个人站点的门槛比邮件更高,另一方面我还是希望(虽然有点自私)能够将评论保留自己的站点上。不过说不定我这个想法也会最终改变,因为换个角度想,我是希望在自己的站点上储存自己在其他网站上所留下的评论的。

哈,刚发现 Disqus 评论框下居然有个“跑完 10k”的投票选项。希望疫情能早点结束,没法跑步真是闷得慌。

Re: 社交网络的谢幕登场循环(上)——断舍离

除了难以物理上导出我们所创作的内容外(不过 GDPR 让这一现象有所改善),各大社交平台的用户协议常常比我印象中来的更加险恶,以至于法理上作为创作者的许多权益都 无法被保证。说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真的一点都不夸张,更不用提通过隐藏用户创作内容来吸引人注册这种我不怎么喜欢的招数了。

关于新闻和热点,请允许我也当下自己的复读机😆:

在病毒爆发期间所读到的新闻经常给我带来一种不真实感:既因为实际发生的事情,也因为新闻那种刻意挑起矛盾的报导方式。好吧,公平地说,要求一个以掠夺人们注意力为食的机构以朴实、不带修饰的方式来报导新闻本身就是一种矛盾。

Re: @dy@dlyang.tk

啊不好意思现在才看到。我现在用的袜子是 Balega Hidden Comfort。

另一个站点上暂时只是把内容复制过去。我想最终给主站加上 ActivityPub 支持,这样就不必额外维护一个 Mastodon 实例了。不过这估计会是个长期工程😂 ,在那之前我会持续维护这个实例的。

Re: @dy@dlyang.tk

说来惭愧,我一直是付一半然后换新机(这是作为一个消费者针对手机厂商计划性报废所作出的理性选择,绝对不是想要新设备,对,一定是这样)。😂

Re: @dy@dlyang.tk

iOS 自带的照片应用有时候会给我推送通知提醒我这是某些旧照片的 X 周年纪念。这个功能挺有趣。

居住在我窗外的那只蜘蛛已经逐渐把网扩张到了超过半数的窗户开口上。看到蜘蛛网上已被捕获的昆虫数量后,我决定暂时不去打扰它。不过我得留意卵囊的出现,因为我可受不了有成千上万的半透明八条腿生物爬过窗玻璃进入房间。